让大湾区物流更便利 深圳海关创新监管聚焦通关改革

        文章来源:海关总署     

  “我们的生产料件以前都在蛇口办理海关手续,再拉到顺德的工厂,现在通过‘湾区组合港’,料件到蛇口后,码头会负责把货运到顺德的新港码头,我们在新港就能办完海关手续,直接上生产线,生产计划安排更加紧密了。”提到该公司近期料件进口的新变化,顺德某公司的陈先生说。

  “湾区组合港”是深圳海关推出的创新监管举措之一,推出以来广受企业好评。据悉,为全面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帮助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深圳海关推出多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便利化新措施,便捷生产要素流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建设“湾区组合港”,推进大湾区一体化

  为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要求,深圳海关联合湾区其他海关,推出“湾区组合港”项目,打破监管场所限制,形成“国际枢纽港+珠江沿线码头”的组合港模式,从枢纽港进出口的货物可以在珠江沿线码头办理交还箱手续及海关通关查验手续,实现资源互补,节约企业运输成本,同时减少陆路运输,减少疏港车辆尾气污染,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目前“湾区组合港”已开通“盐田港-惠州港”“深圳蛇口-顺德新港”“深圳蛇口-顺德北滘”等线路,真正实现大湾区多港如一港,节省企业时间和经济成本;码头企业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国际班轮与内河驳船之间的衔接,减少货物港口停留时间,将平均5-7天的堆存期缩短至2天以内,大幅提高码头场地和集装箱周转效率。

  推进“港区一体化”,助力提速降费

  “为充分利用保税政策,我们在前海综保区设立了中心仓,仓库有专门的理货人员负责对料件进行分理后,按照需要发往公司不同厂区用于生产。”在一次调研中,深圳某企业关务负责人对深圳海关讲到企业遇到的一个难题。“从盐田港进口的料件一般采用口岸清关模式,由于货物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为避免申报错误,就必须先在盐田港进行理货,这样一来实际上就是两次理货,物流成本很高”。

  了解到企业的实际困难,深圳海关针对性开展了“东西部港区一体化”物流改革,料件到盐田港后可以直接调拨到前海的中心仓,一次性完成理货、报关、查验等手续,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明显降低。

  “东西部港区一体化”通过创新物流监管模式、优化作业流程,进口货物运抵口岸后可直接调拨至特殊监管区域,满足企业“先入区、后报关”的通关需求,促进口岸与特殊监管区域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实现物流一体化运作。目前该项目已经开通盐田港至前海综保区、宝安机场至前海综保区两条物流线路,并结合企业需求正在拓展其他物流线路,切实提高关区物流便利化。

  推动中欧班列,开启贸易新通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国际客运航线停飞、公路受阻、水运停滞等情况下,中欧班列凭借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的独特优势,成为联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通道,成为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国际防疫合作的重要载体。

  在此背景下,深圳始发的“湾区号”中欧班列应运而生,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成绩斐然:先后开通“深圳-德国杜伊斯堡”“深圳-匈牙利布达佩斯”线路、首次在广东省发运跨境电商中欧班列、首次以“铁-海”跨境联运方式打通“欧洲-深圳-日韩”物流通道。

  与海空运相比,中欧班列有其独特优势。运输时间大幅压缩,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大幅提高;运费比海运略高,但与空运相比就很低了。“尤其在疫情情况下,海运出现了一些困难,中欧班列的优势就很明显了。现在来询价的客户越来越多,市场反应很热烈”,中欧班列运营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为保障中欧班列通关时效,深圳海关采用“8小时驻场监管+预约加班”模式,优先处理中欧班列货物查验,确保班列在发运前完成通关手续;提供24小时驻点监管,确保“随到、随查、随放”;通过系统信息化、自动化运作,企业可实现24小时交货,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物流效率。

  下一步,深圳海关将继续深入推进“双区”建设,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物流便利化为切入点,主动作为、锐意改革,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和服务举措,为深圳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郝振宇/文)